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64章 家有慧子(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家有慧子(4)(1 / 3)

“抬起头来。”赵鞅轻声说道。

九公子抬起下巴,迎视父亲。今日的父亲跟前三次也不同。第一次似乎是沉浸在悲伤,被他打扰时有些恼羞成怒。第二次则比第一次复杂得多。先是大感意外,夹杂着犹豫,最后是有些无奈,还有几分不满。

今日嘛,看他面有喜色,应该是众位哥哥的考试结果让他很满意。想到这,九公子的心沉了沉,既然他们都表现优异,他更要上心,绝不能被他们比下去了。

赵鞅也在打量这个“意外之子”。今日的他,昂首挺胸,自信坚定,多了几分率性从容。他的身上,绝无一丝世家子弟的优雅贵气。毕竟,他一直跟赵府的下人仆役为伍,干着粗重的活,除了身上流着赵鞅的血之外,几乎没有半点跟他相似。若说他有什么特别,那就是眼睛。

第一次碰面赵鞅就留意到了。他的眼睛,眼白特别少,瞳孔黑亮,如漆似墨,无论看着人还是在转动思考,总是熠熠生辉。里面盛满若渴的求知,闪烁着野性的光芒,燃烧着旺盛的欲望,更有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的莫名的吸引力。

“你的全名叫什么?”一问完,赵鞅直想骂人。自己的儿子,第一次见面,连名带姓,全给假的。第二次,全副心思都在想怎么处理这个“麻烦”,只是听孩子的娘叫他“恤儿”,其余都不知。直到刚刚,才想起这个问题。

“赵——毋——恤”

“毋恤?”赵鞅反复念了三遍,不知为何孩子的娘要起这个名字?‘毋’的本意是不要,“恤”即是同情怜悯、救济、担忧。看字面意思,应该是寄望孩子将来生活无虞,毋须担忧,挺不错。

“将军召你,是想看看你平日所学。”周舍在一旁插话。将军似乎有些走神,他必须提醒他,今日这次会面是秘密的,不能耽误太久,否则会让人误解他可能有所动作。一名庶子被关注太久,势必引发排山倒海的嫉妒,绝非好事。

“正是。”赵鞅瞟周舍一眼,心想,就你心眼多,老是自作主张。

周舍马上做个封嘴的动作,缩着身体,低下头,不再出声。忍不住腹诽道,若非当上这个人人“称羡”的总管,我才懒得理你们父子呢?下人难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更难为,这是与虎作伴啊。

“请将军指教。”赵毋恤也不客气,直言要亲爱的父亲大人放马过来。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赵鞅停顿片刻,说道:“接下来,你说。”

“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赵毋恤不紧不慢的接道。

“停!”赵鞅突然打断,他看向手中的竹简,跳开中间一断,念道:“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略微停顿一下,又道:“你来。”

“嗯”赵毋恤想了想,说道:“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背得太快,他吞了吞口水,短暂停留了一会,继续道:“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慢——”赵鞅一声令下,低头翻开竹简,看了半天,终于念出一句:“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赵鞅故意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下句是什么?”

“太”赵毋恤卡了一下,毕竟跨越比较大,他想了想,说道:“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

赵鞅停止翻阅竹简,站着不动,盯着桌面,心底早已翻江倒海,震惊不已。

他知道先生曾把兵法精粹集合到一块,作为补充,给到公子们传阅,赵毋恤也得到一份。但是,这些并不是必读内容。也就是说,先生是不会抽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