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六四三章 何方神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四三章 何方神圣(1 / 4)

大魏虽已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但大国的底蕴还在。十八辆大车,拉的尽是奇珍异宝、稀世之物,嗯……并绝色女子。

别奇怪,柔然、吐谷浑朝贡,皇帝赏赐时,也才赏个一两车财货,三两位宫婢。如此一看,此次高英的心意不可谓不诚。

除此外,便是数百甲骑,并刘芳、杨舒等人的官驾。待吊桥放下,便浩浩荡荡的往西而去。

李韶站在关楼上,盯着其中的一驾看了好久,暗暗叹了一声“放虎归山!”

李始贤本就才情绝伦,智计无双。受陇西李氏连累,才蹉跎半生。如今放回西海,更使李承志如虎添翼。

自此后,李承志再无后顾之忧矣……

暗自思忖,见车队渐行渐远,李韶悠悠一叹,朝左右两边挥了挥手:“走吧!”

左为从弟李遵,泾阳县子,之前于冀州任司马,如今已是雍州刺史。

一是因功累迁,其次也是出于安定关中的目的,所以朝廷才将他迁到关中。

右为李遵之三弟李神俊,元恪之时,他为中书侍郎(中书令的佐官)。因口无庶拦,于殿上妄论皇帝功过,被元恪撵到北地吹风,这数年来一直在夏州任职。

李承志平定沃野之时,他还在夏州朔方郡任县令。而如今短短几年,已是豳州长史。

不过他本就才学知名,卓尔不群。双九之龄时方一起家,便是奉朝请。之后更是被老师刘芳赏识,几乎是刘芳到哪,就将他带到哪。

刘芳任太常卿,他任少卿。刘芳任国子祭酒,他便为博士祭酒(博师首领,类似副校长)。

之后刘芳迁中书令,他又为中书侍郎。

刘芳为人方正,若只凭私谊,尚不至于对他青睐有加。而就连元恪都赞他博学多才,意尚风流,可见是有真才学的。

李神俊才情自然是一等一,能力也极为出众,唯一不好的,就是恃才傲物,放荡不羁。

特别是那张嘴,从无遮拦。谁见谁头疼。而他能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指摘皇帝的过失,就知道胆子更是大的没边了。

元恪为眼不见心不烦,直接撵他到北地吹风,之后也再未为难过他,可见元恪还是有容人之量的。

如今刘芳受太后器重,李神俊这个学生也算是否极泰来,被迁为豳州长史,助刺史元燮稳定关中。

今日三兄弟来此,则是托了李承志的福:李遵与李始贤交好,李神俊则与李承志一见莫逆,引为知己。这二人都是被刘芳请来做说客的。

连接三日,兄弟二人日日与李始贤喝的酩酊大醉,好话更是说了几大车,李始贤也是满口答应。

但他是不是会兑现承诺,会不会真的劝李承志休兵言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以李韶估计,二人虽是父子,但若说令李始贤规劝李承志如何如何,无疑于痴人说梦。

因时过境迁,自泾州平僧乱之始,李氏之主便已易位。莫看李始贤依旧是家主,但早已名不符实。只要李承志不点头,李氏上下嘴上应承应承,下来后该怎么做依旧怎么做。

更何况,李承志深谋远虑,如今的西海已非李氏一家独大,李始贤的影响力已极为有限。

再有李始贤本就狡诈如狐,你当他感恩涕淋,热泪盈眶,说不定心里还在骂你傻。所以莫看他答应的这般快,说不定等天明酒醒,半句都不会承认……

转着念头,兄弟三人下了城,就此分开。

这一年以来,李韶可谓是跌宕起伏,三升三落。

最风光之时,自然是奚康生为征北大将军,讨伐高肇之时。因他缺兵少粮,不得不依仗关中,且二人本就为多年同僚,是以对李韶极为倚重。

之后换作元澄,便急转直下。堂堂从一品的将军连降三级,竟沦为一州别驾的境地。

别驾也就罢了,还被发配至薄骨律,近似软禁一般被困入城中,整日无所事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