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商海情波> 第二百零九章 欲购豪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九章 欲购豪宅(1 / 2)

听到大爷说出“房子被里面这些个人硬生生给糟蹋了”的话后,王直转头看了一眼贺左戎戎,用眼神告诉她“有戏”。

于是,王直蹲下身去,问:“大爷!你能跟我说说那套四合院的前因后果吗?我对这类的文化遗迹非常感兴趣。”

大爷扭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又想了想,说:“你不是要买水吗?走!前面有个‘永和大王’,我也该吃饭了。”

说完就带头走出了胡同。

王直和贺左戎戎点了各点了一杯冰豆浆,大爷要了两根油条,一碗豆腐脑和一杯热豆浆。这老爷子真是个实诚人,一定要自己请两个人,却被贺左戎戎抢先付了账。

坐下后,老爷子做了自我介绍,并把那套四合院的前世今生说了个通透。

巧了,这个大爷也姓王,叫王久长,是街道办事处的临时工,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四九城很多往事的来龙去脉都知道的那个详细。

据王久长说,那套四合院,原本是一个金姓的满清正黄旗后裔所有。

在清朝灭亡的时候,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出现了难以逆转的满族人主动将姓氏汉化的潮流。无论是上至皇亲贵族,还是普通的八旗子弟,都把原本的满族较繁琐的姓氏改成了单字姓氏。尤其是那些以祖父或父亲名字之一作为本枝的满族后人,往往会采用他们姓氏的第一个汉字或音节,以此来作为自己的姓氏的“缩略”,或直接汉姓。

比如“宁古塔氏”,汉化为两个姓氏——“宁”和“刘”。宁即是对“宁古塔氏”的音转,而“刘”则是意转。

而冠名天下的“爱新觉罗”,也转变为了“肇”“金”“罗”“海”“洪”等汉姓。

这里说的这个金姓原本的姓氏就是满清正黄旗,爱新觉罗氏后裔。

清朝的灭亡,无疑给这个金姓人家带来莫大的灾难。无官无禄,又散尽了家财。不过,好歹留下了这么一个好大宅子。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凭着金家人左右逢源,上下打点,全家人倒也算是平平安安。

抗战胜利后,打跑了日本鬼子,这家的家主金城邦因为算是文化人,就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北平市市政厅,谋了个副秘书长的职务。原本想着,总算是熬出头了,憧憬着怎么再现往日家族荣耀的时候,抗战打响了。

随着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兵临城下,金家人再坐不住了。自己是满清正黄旗的后裔,抗战的时候又给日本人当过差。虽然是被逼无奈,也没做过坑害中国人的事,还利用身份保护了不少小商户免遭迫害,可毕竟是给日本人做过事,那也算是汉奸呀!

现在,自己又在国民政府里任职,这解放军打进城里了还能放过金家吗?

思前想后,金家人花重金,托关系,举家逃亡了国外。临走前,就把这个宅子的看护责任,交给了一个跟了他们家多年的老门房,一个姓刘的老头。

“这个刘大爷是我们家街坊。”喝了一口豆浆,王大爷接着说:“开始的时候,刘大爷就住在院子的门房里。后来政府做房屋资产调查的时候,就把这个院子纳入了街道管理。还给刘大爷安排了个事由儿,就是给街道打扫卫生。要说共产党好啊!据刘大爷说,这个金家人是跑到了什么……嗯……啊!加拿大,一直就没回来。可政府始终把这套院子登记在金家的名下,没有没收。”

“那这金家人就没有再过问这套四合院吗?”贺左戎戎问。

“你听我说呀!”王大爷喝下最后一口豆浆,说:“说话,这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北京的各个街道都在搞传统文化抢救复原活动,我所在的街道就把这套四合院作为抢救复原的项目了。又是请人勘察,做修复方案,还带了不小的一笔款,准备修复完了当个文化馆什么的,当年就把房顶给掀了。可你说巧不巧,这事儿不知道是怎么就传到了金家人的耳朵里。人家立马找过来了,说房子还是金家的,街道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