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61章 家有慧子(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家有慧子(1)(1 / 2)

得知第九子受过先生教授,赵鞅的负疚感稍减,心中的天平开始偏向。他是这样想的——如果这孩子的确如周舍所说的聪慧机敏,他就把他认了。至于他母亲,他会给个妾的身份给她,让她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

无论如何,赵府公子的母亲可不能再干侍侯人的活,他要面子,儿子也是。将来他若做个大夫什么的,提起自己的母亲也说得过去。

这么一想,他更急切的想知道儿子们的学业如何,频频催促周舍速速安排。

将军一言,众人快马加鞭,紧锣密鼓。

于是,第二次会面很快到来。跟第一次不同,赵九儿早早出现,却被单独安排一间屋子,等待召唤。

八个儿子排排站好,赵鞅一一抽查。

“家训第三条。”说完,赵鞅指向老三。

“嗯——”老三摇头晃脑,想了老半天,终于迸出几个字,“兄弟叔侄长幼”

赵鞅无奈摇头,指着老四,“你来。”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只有八个字是通顺的,剩余全是吞吞吐吐。

“老五接着。”赵鞅已从无奈到薄怒。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说完,老五长长吐了口气,仿佛逃过一劫。

“好。”赵鞅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轻轻颔首,语气也缓和了不少,“接着第四条。”

“啊?”老五大惊失色,嘴巴大张成个圆形,半天说不出第二个字。

“快!”赵鞅的眉头又聚拢起来。

“居家居家居家”老五舌头打结,脑子乱成米糊。

“老六上。”等不及磕磕巴巴的老五说完,赵鞅调转视线看向老六。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老六答得十分流利,不加思索。

“第七条,继续。”赵鞅点点头,心想,好歹有个像样的。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老六的得意持续不到三秒,被赵鞅的五个字迅速扑灭。整个人蔫下来,不敢看父亲,低下头死盯着地面。如果目光有火,恨不得把地上烧个洞,把自己藏得好好的,别出来丢脸。

“老大来接。”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第八条,继续。”有了上次的教训,赵鞅不敢报太大希望,眉头保持紧锁。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

“第十条。”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伯鲁正为对答如流暗自窃喜,谁想事难过三,最后一句卡住,死活想不起来。他抓耳挠腮,红晕顺着脸颊一直烧到耳朵根。

“好了,文考到此为止。”赵鞅长叹一声,背过众人,双手放在身后。

八兄弟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心里都在嘀咕,父亲向来很少过问他们的学业,怎么今日突发兴致?不仅如此,还一一点名要求当面诵背,那么多条怎么可能一一记住?为何先生也不提前通风报信,否则临阵磨枪,怎么也能背下条。

转念一想,不对,父亲曾经提过一年一考,也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家训烂熟于心。只是后来戎事倥偬,不了了之,他们便趁势懈怠偷懒。

唉,近来父亲闲了下来,他们如果够聪明的话,就该赶紧拾起竹简,把内容反复读个五六七八遍,或是兄弟分工,你记三条,我背五条。父亲问起,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