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16章 铸刑于鼎(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铸刑于鼎(4)(1 / 2)

“兄长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吴国报复与否不过是假设,如果没有,岂非杞人忧天?倘若真的来,我泱泱大国,派兵前去应战,谅吴国也不能得志。”昭王犹豫半晌,似乎拿定了主意,天平还是倒向了吴国的两位公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子西知道劝也无用,很快便告辞离去。

果真不出所料,吴王很快截获情报——徐国、钟吾国两国窝藏两位吴国公子不算,还帮助护送二人逃往楚国。

吴王震怒,拍案而起。

很快,吴王下令征讨钟吾国。任命孙武、伍子胥为主帅,自己则随行督军。没错,这个孙武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东方兵家”鼻祖、“百世兵家之师”孙武。

追溯孙武的先祖,有确切的世系是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任陶正,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制陶的百工。由于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便将长女大姬嫁给阏父之子满,并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陈国,赐妫姓。满自称胡公,成为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位国君的世袭传承,到桓公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之子完,担心祸及己身,逃亡齐国。陈完到齐后,齐国国君把他奉为上宾,赏赐不断,很快他便改田姓。经过多年潜心经营,田氏在齐国政坛地位愈加显赫,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升任上大夫。

田无宇生五子,分别是田开、田乞、田昭、田书、子亶。四子田书于公元前521年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在乐安,赐姓孙氏。田书生子凭,凭生子武,也就是孙武。

这么一看,孙武其实是齐国政要之后,出身尊贵。按理说,他只要安守本分的做个纨绔子弟,斗鸡走狗,安逸享乐便可,为何要离乡背井来到吴国呢?说来话长。

既然如此,那就长话短说。

跟晋国一样,齐国的豪门世族之间的争斗也愈演愈烈。从崔杼、庆封联手杀死齐庄公,扶持齐景公上位,再到庆封设计清洗崔氏。接着是田、鲍、栾、高联手驱逐庆氏,然后是栾氏、高氏被田氏、鲍氏驱赶。剩下是田氏、鲍氏并存,不知何时爆发一对一的角逐。

除了各族之间,同族内部也是暗潮汹涌。嫡子、庶子之间,各宗之间,为了争名头田产,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自小喜爱读书,沉迷思考的孙武,长大后对军事尤其着迷。他擅长观察摸索,钻研精进。得益于家庭的优越条件,他有许多机会参与军事活动,他的叔伯兄长大都是军事将领,有足够的实践与他相互切磋。

于是,满腹才学的孙武离开纷争纠结的齐国,来到吴国,实践他的军事梦想——将他多年积累的经验见识应用到战场,加以印证。同时,为吴国谋求军事上的优势,尤其是对付吴国争霸最大的对手——楚国的优势。

来到吴国,名不见经传的孙武求见无门。他找到伍子胥,寄住在他的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接触,两人相见恨晚。待到公子光谋得大位,伍子胥终于得到重用,便将孙武引荐给吴王。凭借隐居期间写下的十三篇用兵神策,孙武很快得到吴王的认可。

所以,此次率兵出征,是孙武,也是伍子胥替吴作战的首秀。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二人早已急不可耐,冲锋在前,义无反顾。

钟吾国国小力弱,很快败下阵来,国君被俘。接着,二人又率军奔赴徐国。徐国都城地势较高,二人观察到山上水源丰沛,于是将水堵住,倒灌城墙。不久,徐国国君出城,披发纹身,携手夫人投降。

就这样,吴国轻取两国,扬长而去。

苦逼的钟吾国、徐国,因为收留两位落难公子,就这样被灭。徐国国君的性命虽是暂时保住,国家却被掳掠一空。水灾过后万物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