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74章 一夜白头(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一夜白头(2)(1 / 2)

有家不得归,他乡不留人,太子建又被杀,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伍子胥心下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待他回顾所走的路,忽然发现,一直在走弯路。

宋国和郑国都是晋国的盟国,除了自身利益受损,出于自卫,或是晋国召集盟会要诸侯出兵,否则,绝不会轻动干戈。

楚国与晋国已休兵多年,宋、郑二国间接也得服从楚国,不可能为了太子冲撞楚国。太子没了,他不过是楚国大夫的儿子,在他们眼中什么都不是,怎么可能以举国之兵为他出头?

晋国也不可能助他复仇。只要楚国不主动挑事,晋国乐见楚国大乱。晋国公室日益衰弱,六卿都在策划扩张自家封邑田地,根本无暇顾及霸主威严。连他们的盟国——中原中小诸侯相互侵占,只要不告到晋君处,他们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可能掺和楚国的内斗?

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帮助伍子胥实现他的目标——吴国。

吴国兴起六十余年,历经五代君王,个个胸怀大志。吴国地处东南一隅,要想开疆拓土,楚国是他们基于地理环境天然的敌人。这些年,两国围绕淮河流域数次交兵,吴国北上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反复拉锯,吴国终于将州来收入囊中。

州来的归属,一定程度上表明,吴国已经占据主动,楚国渐居下风。未来,不排队吴国要扩大战果,继续对楚发难。尤其是,吴王僚的一干朝臣,武将勇猛善战,文臣擅长治理谋划,将来必将有所作为。

反观自己的故国楚国,一个费无极已经把朝野搅得上下不安。可恨楚王昏庸,对他言听计从,不知将来又要惹下什么祸端。

两相对比,伍子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的吴楚角逐,吴国一定是取胜一方!如果自己能去往吴国,向吴王献计,对楚军作战方式熟悉是他的优势。除此之外,自己还有一身武艺,不愁无大用。

思路厘清,目标明确,伍子胥马上整理行囊,往东南而行,计划先至陈国,再由陈国进入吴国。

陈国之行很顺利,不出几日,就到陈宋边境,往东行,很快就是吴楚交界。眼见吴国已近在眼前,伍子胥此生最大的劫难才刚刚开始。

吴楚边界设有关卡,名昭关。昭关北面是涂水,涂水是长江支流,位于江淮之间。只要过了昭关,坐船经涂水往西北方向走,过不了多久,就是吴国了。

原以为事过境迁,楚国已经忘记伍子胥这号人物。谁曾想,伍子胥的行踪一直有人留意。他要去吴国施展抱负的心思也被对方猜透,早已在吴楚边地设下重重障碍。

本来,伍子胥逃离楚境后,楚国已经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先去宋后又辗转到郑,说实话,楚国就算知道,也没放在心上。楚国放一百个心,料定宋国郑国绝不可能公开挑衅楚国,伍子胥就算去了也掀不起什么浪。

太子建在郑国被杀的消息传回楚国,楚王慌了,费无极更是彻夜难安。已经走投无路的伍子胥会去哪儿?去哪儿都不怕,只要不到吴国。偏偏截获的情报显示,他就是要到吴国去。

思及此,费无极连夜面见楚平王,极陈伍子胥之能,绝不可让他去到吴国。否则便是管仲之于齐桓,百里奚之于秦穆公。

伍氏之才,楚平王心中有数,伍子胥本就一身胆气,再加身怀家仇,去到吴国,定会使出浑身解数,铆足了劲与楚为敌。吴国国运本就蒸蒸日上,锐不可挡,再多个一心要把楚国除之而后快的伍子胥,可说是如虎添翼。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楚平王马上下令,命左司马薳越派出精兵,驻守在昭关一带,严密监视,加紧盘查过往行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命人把伍子胥的画像悬挂在城门,发布告示,缉拿此人。告示中还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