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第385章 第 385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5章 第 385 章(1 / 2)

这三年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 黑省逐渐有了关外粮仓的美称,虽然这边气温低, 冬日长,但是这边同样拥有关内所无法比拟的肥沃土地, 尽管只种一季粮食, 但是所获居然可以媲美三分之一个湖广!另外再算上套种的作物, 能采棉的、能榨油的、能做饲料的等等等, 整个关外三省农民们这几年可称是感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

再加上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关外三省各重大城镇、重要镇口, 交通便利的好处,不是一时之间展示出来,但是三年多的时间,也足够哪怕是黑省一普普通通老百姓都能念叨一下“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 多种树”这个道理了。

当九月份,第三季的黑省政务总结呈到京城陛下案头的时候, 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哦, 什么?关外粮食丰收?好事啊, 既不用赈灾, 也不用减赋, 丰收了就颗粒归仓么;】——就是要多交朝廷, 明白波?

【哦, 什么?关外奏请工程兵继续修路?争取通路到县、乡级?好事儿啊!但是朝廷毕竟这么大的摊子, 不可能只顾着发展关外啊是不是;】——就是准奏,但是人你们有了,钱自己想办法,明白波?朝廷这边么,可以给点优惠政策相抵。

【哦,什么?罪民养殖海参、鲍鱼、扇贝大丰收?好事儿啊……】啥大丰收来着???

看到最后一条,莫说是一般的官员了,就连三位阁老和六位尚书都傻了眼:这还真,养成了?不仅成了,还大丰收?大丰收是什么概念?有当初苏北的海蛎子那么样的渔获么???

…………………………

有,怎么没有。

黑省的王巡抚,一开始是信心满满的,想着贾将军从前有指导苏北渔民养海蛎子的经验,海参鲍鱼定然不在话下。遂他每一旬都要往罪民村跑,可是跑了十几次,发现笼子里的东西一点动静都没有(拜托人家是夏眠了),王巡抚的心里就有些嘀咕了。到后来,他想着还是重点关照田里的耕种之事吧,毕竟原先每年增产一成都是定数,多在此花点儿心神,争取增产两成,可不比还在海里飘的参鲍要靠谱?

和王巡抚飞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不同,当时罪民村一开始搞海参鲍鱼混养,村民们心里是不太有底的,但是想着如果真的开始养了,至少这两三年,不必被人逼着下海去捕捞,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呢?所以他们就干了。听从将军大人身边的两个年轻人和渔村为数不多的老人的指点,一点一点摸索着来,可别说,在去年秋天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有干劲儿了,因为笼子里养着的参鲍,真的有长大!

当时,大发他爹被人鼓动着小心翼翼地去问三更和四更:“大人,今年要不要捞一些参鲍和贝壳上来?”三更四更则是得了宝玉指示,说今年长成的太少了,先不捞起来。最后,去年冬天,罪民村的人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些‘祖宗’深怕它们一个不留神被冻死了——将军大人说了,好好搞养殖,干出成绩来,他才可以上奏奏请改善咱们罪民村的待遇,再不济,多准一次罪民投军也是好的。这种念头,在去年过年的时候,那些被精挑细选选为黑省北辅兵的罪民村少年轮流回来过年的时候更是兴起来!因为这些少年,经过大半年的时间,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且不说高了壮了这些肤浅的,还有精神气,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不同了!再不是畏畏缩缩的,行事说话也有章法,不知不觉间,回来的这些少年,他们的爹娘都没办法再把他们当做孩子看了,而他们的兄弟则是更加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穿着、羡慕他们能带回来粮食、棉花和猪肉。

等到今年秋天,要是宝玉再说等一年,估计就算如今并不太了解渔村养殖情况的王巡抚同意,渔村的罪民们都要有意见了。

三更四更看了养殖笼里的情况,回报宝玉之后,宝玉大手一挥:捞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