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0章(1 / 6)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

唯一一个不曾治水的工部中人么——是贾政。

话说贾政这么一年多跟着孙虎子捣腾水泥, 就算是个榆木疙瘩也应该开窍了。

更何况, 政二老爷的内心深处还是憋着几分劲儿的, 创新是不会, 但是死记硬背最佳配比的比例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么说来,也是孙虎子聪明——或者说, 是孙虎子背后的老孙头聪明, 指点过虎子, 进入工部之后,即便乃是一小吏, 也要摆明立场,他既是荣国府出身的人,那这辈子都抹不去荣国府的影子, 除非立下什么不世功勋、彪炳千古(孙虎子才多大,能有那样的野心?老孙头也觉得,自家祖坟不可能再冒这么大的青烟了), 才能叫人单独拎出一只眼睛来看他, 否则贾这个字, 天然就是和孙连在一起的。

故而贾政和孙虎子,一老一小,相处得倒也得宜, 有功劳, 贾政领了大头,必是要给孙虎子留下小头的。

诸位看官也别觉得贾政行事霸道太过,实则是满京城、满直隶的人都知道:【荣国府的老少爷们是再仁慈大方不过的!】

不然才一区区孩童孙虎子, 纵使真的于烧水泥上有几分天赋,也并非非他不可;甚至有人家暗暗想过,这若是自家家生子,还上奏替他表功干啥?牢牢捏着身契,好叫他继续为府里主子出功出力才是啊!功劳?奴才连自己的命都不是自己的,功劳又怎会是他的呢?

当然,上头的后一种想法,很多人只是在心底悄悄想一想罢了,要是真的说出来,又太过刻薄了些。

贾政自诩为君子,自然不会行如此有违君子之道的事儿的。

现如今,他对自己这份烧水泥的事业很满意!且看看,京城、直隶,因为水泥,兴起了多大的变化?

那平坦可飞驰牛马车的道路、那高达三四丈的水泥小三层楼!

从原先说起荣国府满京城的人只会开口说:“哦,年纪轻轻就担任禁卫军总兵的贾瑛就是荣国府出来的。”或者说“贾存周?贾瑛的父亲是也。”

好不容易凭借水泥,政二老爷也扬名了,哪怕这份名声一开始也是儿子给的,可是他现在敢拍着胸脯说:宝玉一开始倒腾出来的水泥,比自己和孙虎子后来实验了无数次的高强度水泥要逊色多了!

后来的水泥,无论是强度、硬度、还是干的速度都有质的提升,贾政天天都打鸡血一般地扑在水泥窑那边,要不是他有个好儿子、并且工部的头头发了话要注意保密,包管有不少人要找关系去参与进水泥的改良中来。

正是因此,水泥的研究虽然是保密,可是不能完全瞒住工部的人,工部一多半的人要跟着巡黄河的御史出去了,不可能只是看看黄河而已,陛下都说了,事急从权。便宜行事,发现问题,立马弥补——要不然带着户部的人去干什么?干吃粮草么?

势必要有一个精通与烧制水泥的大师的存在,一路好教这些工部人如何配比烧制。

孙虎子年纪太小了,于为官的门门道道根本就不清楚,再加上他只是一个才脱了奴籍的小吏,在水泥试验窑那边做实验还好,若是出来烧建工事,恐怕难以叫工部别的官员配合、也难以指挥动征调的民夫。

所以说,虽然年龄并不代表能力,但是很多时候,世人以貌取人,觉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宝玉从前吃过这样的苦、孙虎子现在也因为年龄而被隔开这样重要的差事。

当然,在宝玉看来,孙虎子年纪还小,以后整个大明大江南北需要用水泥的地方多得是,以后自然还有别的机会。再不济,等到孙虎子大一点之后,自己自然会在别的方面给他找回应得的荣誉。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我每次出差公干,保护的人不是岳父就是亲爹呢?】宝玉摇摇头笑笑。

黛玉那个时候正在替他列单子,写着要带什么,不带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