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1 / 6)

作者有话要说:  扑街中,慢慢还。红包已发

从前发生的事情, 在宝玉和十六的慢慢拼凑下,大约凑出六七分,剩下的部分, 犹有些不明朗,明明感觉就要触摸到真相,但是总觉得还隔着点什么。

实则是缺失了胡嬷嬷那一块。

十六开始怀疑胡嬷嬷所言也许并不详尽, 并不是因为宝玉的提点——虽然宝玉一早就秉承着“一切口供都需要求证”的态度, 对胡嬷嬷所说的话留有三分保留。

但是十六这个年纪,胡嬷嬷又不单单是一个宫中女官而已, 而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姨母, 纵使心里有些怀疑,他起初也是不愿意往这个方向想的。

【长公主的计划无疑是失败的, 不然暗卫不可能如今还继续沿用蛊控人的方法。她的失败, 最重要的原因,定然是中间传信出了岔子。】

这些天, 他从许氏晋升的几次时间段中,实在找不到证据说服自己许氏是长公主的人。

哪怕一开始确实是的, 但是后期……许氏就应该是从长公主那里得了信息,转而投诚父皇的。

也许, 许氏第一次的投诚是长公主示意的, 而宫女出身的她,对成为人上人有着强烈的欲/望,一个被幽禁的长公主和一个执掌天下的帝王,在许氏眼里, 如何能相比?

不要说许氏,随便哪一个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十六不明白,长公主对许氏的信任源于什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在十六看来,许氏的叛变根本就是不需要花费心力猜测的。

倒是宝玉对长公主的性格揣摩更加深刻一些,以古人的思维,天地君亲师,凡是人对帝王总有无上的敬畏,而长公主有那样的金手指,甚至很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思所想和这个时候的人有所不同,有些想当然也是难免。姑且论,许氏的第一次投诚不论是否出自长公主示意,三皇子的死,都给长公主以错觉,很大可能性让她觉得,许氏一定痛恨皇宫、痛恨先皇,所以哪怕许氏依旧是帝王妃嫔,长公主还能继续信任她,让她给荣国公传信。

为什么?因为起居注上说,三皇子乃是年幼而纯孝,为救皇帝而殒命的。

寥寥几笔春秋笔法,虽然语焉不详,但是应当是实情无疑。长公主应当是知道三皇子死因的,那样的死因让她相信,许氏一定会想要为她的儿子报仇,让长公主觉得,许氏是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她那边的人……

【只可惜,长公主终究是看错了人吧。】宝玉为这位疑似老乡的长公主感到惋惜——她应该去武侠的世界啊,来争霸天下和政变宫斗,只靠一本医术怎么够呢?

无从考证的事实,让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查下去。

这对好伙伴不敢轻易直接提起荣国公的死因,但是这终究是避免不了的。

“臣觉得……”

“朕以为……”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下等着对方先说。

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小心翼翼,心头一暖的同时,又正色继续讨论。

他俩都觉得,胡嬷嬷那边,还要找机会再问一问当年的事情,甚至,可以将醇亲王请进宫试探一下,他到底对长公主的事,知情不知情。

十六和宝玉对视一眼,两人生出这个念头。

说办就办,十六立即再借皇后的手宣胡嬷嬷进宫的时候,传懿旨的女官是白着脸回来的。

因为,胡嬷嬷……

不、见、了。

不见了的意思,就是消失了、找不着了。

去育婴堂传说皇后懿旨的女官回禀,育婴堂内的人说,昨个晚上,她们还同胡嬷嬷一起吃了月饼、赏了月。

京城之中自从十多年前严打人贩子之后,妇女儿童被拐卖现象就少了很多,再者说,胡嬷嬷昨夜吃了月饼、喝了桂花酒之后,便回屋歇着了,总不至于有飞贼将人掳走吧?

偏偏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