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1 / 3)

“回陛下, 臣以为, 这京城乃是天子脚下, 代表的是我朝廷脸面,道路残破,实是该修的。”

钱尚书出列, 一席话叫众人惊掉眼珠子:这钱串子死抠门莫非改了性子?

却原来,前个儿在与贾玉谨核对水泥路成本,以及户部应该支给贾家的钱财之时, 对对方感叹了一句:“水泥路虽好, 可是全京城翻修一遍, 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然后宝玉就‘随口’安慰了钱尚书几句。

正是如此, 倒是给钱尚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京城内大街小巷太多,修起来纷繁复杂?整治啊!

然后,今天,钱尚书出列, 胸有成竹地说:“臣以为,只修路是不够的, 既然已知水泥有速干、坚固的优点,咱们可以一步到位, 将京城内的房舍也修一修嘛,修成小二层小三层的都不在话下,岂不是更加缓解了京中寸土寸金的紧张局面?”

这下子,金銮殿下,满地不只是眼珠子, 还有下巴。

当然,也有沉得住气一些的人,那是他们深知钱尚书的秉性:这老头子,怎么可能突然这么阔气!

果然钱尚书加了一个转折:“不过嘛,在修路的时候考虑到车马通行方便,势必要动一些人家的宅子的,如何拆迁,是原拆原建,还是统一规制,就需要再拿出一个章程了。”

没错了,钱尚书被点醒的,正是后世屁民们望眼欲穿的一个工程:旧城改造!拆迁!

你要说,后世的时候,总是有人羡慕,哪儿哪儿的人家拆迁得了几百万的房款,按人头分了多少多少的面积。

那都是小头!!

你当国家是傻的?开发商是傻的?倒贴这多钱提升拆迁当地人民生活水平?nonono!

当然是因为拆迁能够给政/府、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利益喽。

自此,在钱尚书的唾沫横飞之下,朝中重臣今天都学会了一个新词儿:拆迁!

一旁听着的宝玉低头笑笑:钱尚书也实在是个妙人,只是稍加点拨而已,他居然真的倒腾出拆迁的法子,而且明显比自己当初私下想过的,要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国情。不愧是户部鼎鼎有名的死抠门。

今日,注定是钱尚书在朝会上大放异彩的日子,前所未闻的修建形式叫两位阁老也听住了,倒是十六年轻,从前和宝玉一起呆的时间久,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强,瞬间就明白了拆迁一下带来的好处。

唾沫横飞成为众人焦点的钱尚书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这是贾玉谨大兄弟给自己带来的启发,若不是对方一个劲儿不肯担这份荣耀,钱尚书定是要把首功分一小部分给他的——现在想来,玉谨老弟担心太出挑了惹人嫉恨,那么自己就记着他的好,这次关于禁卫军驻地试修房舍的事情,就行个方便。

【下回工部那个贾存周再来批什么经费,自己这边就大方点;哦,还有贾总兵的老丈人那儿,再有送去西域的物资,也得督促着下头人拨款爽快点!!!】

好么,如今宝玉在钱尚书心里,已经从贾总兵变成了玉谨老弟了……这称呼换得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

当然,补充一句,六月份的时候,宝玉花田庄子背阴的那片地已经被收归朝廷所有了——这也就是方才钱尚书和贾府结算应给银钱的主要事体。一应征用的补贴,钱尚书很痛快准备给钱,不过宝玉不肯收,觉悟很高地献给朝廷。

简易小火窑里头做事儿的那五个前任花匠现在直接从奴籍贯成了匠籍——钱尚书原本很干脆地想要掏钱帮他们赎身,不过宝玉大头的土地钱都不肯收,这几个人的赎身银子自然也免了。

只是有一点,原本还有一更也在其中,但是一更死活不肯脱籍,说自己并不会做这些,而那五个脱籍的汉子也点头承认,论起烧水泥的本领,还是一更的弟弟更强些。强扭的瓜不甜,再说工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