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7章(1 / 3)

宝玉一行人不说老马识途, 也是熟门熟路, 加上自西往东去是顺水的路多,故而比来时快的不是一星半点, 七月中旬的时候,在延安府, 就碰到了赴任的郝老大。

当然,论理儿, 宝钗没法见前头的宾客的,不过前几天,她落落大方地同郝老大说了,届时希望能嘱托表弟几句话,叫他帮着照看一下家里。

郝老大又怎么会不同意呢?即便宝钗不说,他自己也会替岳母和大舅兄操心一下的。毕竟宝钗自为郝家妇之后, 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周到,不仅是叫郝老大体会到了有老婆关心衣食住行的便利, 就连高大高二都觉得, 这嫂子好!没得说!细心又周到!将心比心,郝老大也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呢对宝钗好一点,譬如说先前和她微微透露一些前头朝堂的事儿、譬如说出京之前还特意陪着宝钗回娘家住了几日……

是故,延安府碰头, 郝老大特意请了宝玉去驿站自己住着的院子喝杯茶——为啥是请宝玉过来而不是带着宝钗过去?自然是因为使团不仅带着从前哈密卫汉人驻军代表络腮胡老陆、污点证人大义灭亲的拜牙夫人、随行入京请罪的原哈密都指挥使、马宾鳌拼着人情厚着脸皮带着商队尾随美其名曰去京城见见世面、还兼职押送着拜牙等人,整个队伍巡逻站岗放哨都严密得很,估计就连苍蝇,没有贾总兵和侯参将的准许都难飞进去。

郝老大忖度着, 自己可别去给添乱了。

宝玉欣然赴约,时隔大半年,再见郝老大,对方却成了自己表姐夫,也算是缘分了。

不过因为习惯使然,郝老大对着宝玉可不敢摆表姐夫的谱儿——就连京城里那个上岗多年堂姐夫孙绍祖也不敢好吗,更何况原先就欠着宝二爷救命之恩的郝老大呢。

两人小酌了几杯,宝玉提点了郝老大,西北那边并不单纯的情况,建议郝老大可以用好即将恢复军籍的从祁连山下来的那些人——毕竟作为京城空降过去的镇抚,没什么根基人脉,还是要学会借力才好。

而郝老大,也趁此机会给宝二爷讲了讲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有很多事情,在笔友十六用暗卫渠道送来的吐槽信里头都有提及,但是郝老大的角度,毕竟能知道一些十六不曾听闻的消息,譬如说近来京城有传文忠郡王侧妃所出的水桢颇为机敏,多次被文华殿的学士夸赞颇有其父之风等等。

从十六嘴里说出来,便是“你姐姐生的儿子咋不像你啊,不是说外甥像舅的么,我上回去文华殿瞧了,长得瘦了吧唧的,骑射也一般,就读书还行吧……不拉不拉不拉。”

当时宝玉的回信是:“哦,他不只我一个舅舅。”【您忘了我大哥哥是文科举的传胪了么?】当然,其实严格来说,水桢礼法上的舅舅,应该是前皇太孙正妃小胡氏的兄弟才对。

此时不纠结于规矩。

宝玉今日从郝老大嘴里听到的,却是关于文忠郡王府的一些传闻了,说贾侧妃仗着娘家硬气,在府中颇为跋扈,就连郡王妃也要避让三分——不是直接说的,但是捕风捉影的,就是这个意思。别人一想,是啊,山阴胡氏听着名头响亮,实则前朝的时候家里人就死得差不多了,现如今朝堂上活跃着的人,可没荣国府多!

宝玉也谢过了郝老大的提醒。

说完严肃的正事,当是讲点家事了。

郝老大提了两句——既然说家事了,要么让宝钗做几个拿手小菜来?

听懂其中意思,宝玉也不会拒绝,总归人家丈夫在呢,喊妻子出来见见妻子的表弟,也无需避嫌。

宝钗是聪明人,她知道自己现在的婚事,宝玉表弟出了力,在婚后两个多月的此时,也挺感激宝玉提点了姨妈这回事,心知事事麻烦宝玉表弟实则是不应该,但是谁叫家里有个耳根子软的亲妈和行事冲动的亲哥哥呢,故而寒暄几句之后诚恳无比地请托了宝玉以后能在百忙中分神看顾一下自家人,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