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1 / 3)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

平心而论, 瓦剌一国要是因为此事而乱起来, 对大明来说也不是没好处的,毕竟两国还是有着利益纷争,短期内看是很直接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可是若瓦剌乱了之后, 再上去的是譬如脱脱木这样为了利益什么道都愿意走的人, 尤其是对方已经与鞑靼有了不错的合作关系, 那么对于大明长远之计来说,又是害大于利的。

甚至于, 宝玉都可以猜到,脱脱木从一个女奴之子到今日瓦剌王面前的诸子之中还颇受信任的一位, 一路花费的心血心机不少。他与脱欢不同, 脱欢的母亲是瓦剌的王后,脱欢的外祖父是瓦剌最大部落的首领,脱欢的舅舅是瓦剌第一猛将。脱脱木有的, 只是从他那个女奴母亲身上学来的察言观色的本事、能屈能伸的性子、和从小阅尽人情冷暖对权利极度的渴望。

宝玉嗤笑, 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虎躯一震就能收服人心的事情, 话本里说的都是骗人的!那些支持脱脱木、拥戴他的人难道都是被他的王霸之气给震撼的?恐怕还是被利益打动的吧。

而利益从哪里来?宝玉站在圈子之内, 任由外头刀光剑影, 都不需要动脑子, 就想到了脱脱木的诱饵不过是:对内瓜分不同谋者(特指脱欢外祖部落)的势力范围、草场、牧民、牛羊;对外,与阿鲁台勾搭成/奸所图的, 大约不过就是南下二字。

宝玉从来不敢小看草原上人的野心,虽然这个时代的大明人并不太能够理解他的担忧,甚至于精明老练如林如海, 也觉得女婿西北一行太过于慎重小心、对瓦剌人的态度太过于防备(当然,只有林如海看出了宝玉的防备),因为这个架空世界里头并没有少数民族一统中原的先例——但是宝玉从前生活的世界里头有啊,还不止一次。

只有宝玉才知道,相对于南边那些弹丸小国被高原山脉阻挡住的譬如莫卧儿那样走一年才能走到大明京城的国家、或者说目前最叫人头疼的东海之滨频繁来岸上劫掠的倭寇,北方草原的人威胁才更大。因为天险毕竟是天险,即便是后世也难以翻越;而这个时代,距离蒸汽时代的到来还尚远,此时的航海技术不足以支撑海那边的国家驾驶着(并没有的)战舰来(并没有的)炮轰大明的大门,只有北边的邻国,威胁大多了,近几年冬天炭价居高不下,正是代表了天气的愈发寒冷,谁知道是不是小冰河时期?若真的是,那么草原上的人早晚为了生计要寻出路的!

不过此时朝廷中人和百姓总是认为他们有长城这一天堑,草原上的人是无法南下的……因为无知所以如此天真乐观。

就好像……脱脱木觉得,此刻他的奴隶们手持弓箭,足以将一群手无寸铁的国之重臣都一并解决一般。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蛮天真的。

且不说不只是宝玉一人发现了这些手持弓箭的人根本就不是专业的弓箭手,瓦剌中人也不是傻的,最初他们也只是被射了个措手不及而已。待到之后找好隐蔽物或者肉盾,也就慢慢发现了,对方虽然有弓箭,可是第一,人数并不多——人数不多代表弓箭不能形成密集有效的连环攻击;第二对方还不怎么有准头——这么近距离,要害部位也就是心口和脑袋了,等闲经过训练的弓箭手,不足五十步的距离,基本可以一箭射中。可是方才,除了几位王子运气不太好,作为第一轮就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无准备之际不小心成了刺猬之外,其余瓦剌臣子,很多人都只是躯干中箭,一时半会儿且还死不了呢。

要说宝玉为什么只在禁卫围成的圆圈中间而不出手相助——自然是因为他一早在第一轮箭枝飞过来的时候就看出了,绵软无力,准头又差,没必要。再说了,站在他的立场,即便他是个圣父,只要今天出手救人了,卖了力气,有了交情,日后有个万一,都是通敌的把柄。而宝玉,不是圣父。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