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1 / 4)

话分两头, 今年京城的正月,也是够热闹的。

正月初一, 即寿昌元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年号的更换意味着新帝前头的那个新字终于要摘掉了,现在,人们谈论起十六的时候,说的都是陛下、今上、万岁, 先皇太初帝在人们嘴里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少。

这一天、这一天, 才算是寿昌地在史书上完完整整留下年号的第一天,根据传统, 新政权执政, 新皇帝登基,为了普天同庆,沾染喜气,要么出台大赦、要么大庆等政策。正所谓是新年新气象,总得表示一些恩惠, 笼络一些人。

去年秋天增开了文科秋闱,今年二月则是春闱,这当然算是福利之一。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十六压根就不纠结,在大赦和大庆之间选择了大庆。

【赦什么赦!辛辛苦苦抓了犯人, 可不是用来赦免的!】十六如是想着。

正巧了,这样的想法和蔡阁老从前先帝在位期间憋在心底的念头是一毛一样!

又有六位尚书中大部分的都赞同,朝中难得和谐地达成一致:【大庆!那就上元节大庆吧!】【趁着番邦人还没走, 叫他们开开眼,看看咱们大明泱泱气度!】

固然出发点不同,也算是殊途同归。

…………………………

户部尚书钱大人被贾总兵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年前一场普通的番人比武都能够盈利几万两,更何况是一年一度不宵禁的上元节?!既然要大庆,如此重大的活动,不想着创收,简直不可忍!

于是,钱尚书随后就上了奏折,在‘大庆’一事上表现出了万分热情。奏折充分表明钱尚书不辜负其姓氏,想要为国库开源的意图。

十六虽然因为先前番人得寸进尺提要求的时候,觉得钱尚书此人目光短浅,但是也不至于就因为这事把他给否了,冷静下来之后,十六还觉得:【也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我和宝玉一般,真正能够曾经主政一地,见识到倭寇的凶残,进而认识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且记下这一笔,将钱尚书以观后效吧。】

忙得似陀螺的钱尚书全然不知龙椅上头的那一位曾经对他有不满过——不轻易被下头人察觉喜怒,这大约也算是十六的进步了。

说起来,钱尚书是很会活学活用的人,奏折中,赞助、广告等词汇,信手拈来。附图一份,愣是把京城几条主干道的好位置,都规划出来做标,价高者得;这大大小小的位置共有五百多处,出于保守考虑,钱尚书建议那广而告之费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劣,从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当然,最靠近皇宫四角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条大街的街的位置,则标上了千两的高价。若是此番顺利,能够将广而告之的灯位全部拍出去,钱尚书预计,这一次上元节,给国库弄二十万两不是问题!

十六收到奏折之后,还是对钱尚书有几分赞叹的,计划周详务实,就是新意不太够。

年轻的帝王想起在江苏的时候,那时候因为藩王三年才能入京一次,头一年,宝玉见自己心情低落,回京过年之前还给自己留了颇有趣的东西,叫恐明灯!

反正十六对于名字这种东西不太讲究,只记得那种可以升上天的灯叫恐明灯。

便是他提了一嘴,叫工部的阴尚书又痴迷起来,带着人不眠不休地整‘能够飞起来的灯’,因为屡试屡败,差点连除夕夜都忘记回家吃年饭。

然后,阴尚书一拍脑袋:【我们工部有贾政贾存周啊!虽然他是个榆木疙瘩的脑袋,在专业方面的特长也就仅限于造房子了,可是他儿子能干啊!不若去问问他从前听他儿子说过没,会飞起来的恐明灯……】

贾政,自然是——没听过。

不过他怎么会回答自己不知道呢?当然是要应下的咯。

当天回府之后,贾政就去宝玉书房了——作为老子,去儿子书房找点东西,再天经地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