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1 / 3)

太初四十三年, 正月, 新帝的登基大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虽然按照十六的意思,一切从简就行了,但是一众朝臣和礼部官员怎么能答应?泱泱大国、万邦来朝, 帝王继位的仪式有多少人看着呢?若是太过寒酸, 指不定周围那些狼子野心的外族人就觉得大明如今换了个郡王,虚弱好欺负了。

开坛祭天、告太庙……光看着礼部拟出来的流程,按照先帝登基时候的章程, 拟定参与的百官等等,就可以想象登基大典会是如何轰轰烈烈。

十六看了几眼就觉得眼花,对着礼部尚书上来的折子就一个批复要求:不要铺张浪费。

礼部尚书看着陛下的批复,捏着胡子去和左右侍郎商量,倒是叫礼部的人想起多年前工部传过来的小道消息, 说那时候陛下还是才被先帝封的苏北郡王, 工部在设计建造京中的苏北郡王府,也就是如今的潜邸之时, 被硬生生砍掉将近一半预算, 把工部的人都愁死了。现如今, 陛下三令五申不能奢靡,又把预算砍了一半, 不用从钱袋子里掏太多的钱出去, 户部尚书是高兴坏了,轮到礼部来头疼啦。

当然,谁高兴、谁发愁都是私下的, 才换了新皇,且也轮不到尚书们来倚老卖老,都恨不得能展示自己有多能干。于是礼部的人又绞尽脑汁想着法子省钱,还从工部把贾政给借走了:登基大典前得修缮一些宫殿啊之类的,什么等级、什么忌讳、什么用料,还是得和内行的人商议。

倒是叫人又看出一点什么别的苗头来:这贾存周,若是本次两部之间的沟通做得到位,回头记上一功,恐怕位置又可以挪一挪啦。

这一切和十六没什么关系,他的要求已经传达下去了,该操心的是下头的人。

叫他难办的,却是暗卫的事。

除却服丧的二十七天,终于慢慢从丧父的悲痛中走出来的十六不得不正视现实。

现实就是,给他遮风挡雨的父皇不在了,从此之后,孤变成了朕,千岁变成了万岁,十六总觉得有些懵。

无论再怎么不愿,虽然尚未登基,但是已经即位的十六发现,宫中众人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口叫自己为陛下了,就连亮亮,都悄悄地问自己:“父王,为什么我要叫你父皇呢?”

当然,留给他发懵的时间也不多了,首先平安就提醒着已经脱下丧服的十六:“陛下是时候见一见暗卫其余三部的头领了。”

因新帝继位大典在即,其余三部暗卫的头领都有些按捺不住了:陛下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召见我们?

遂其余三人都心有一致地分别托依旧在新帝身边伺候的平安来打听一声。

“你看着安排一个时间吧。”十六张了张嘴,最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难道这是想不见就可以不见的吗?不见,暗卫如何安心?可是见了,自己的心里却有几分愧然。十六只觉得左边胳膊有些莫名发痒。

而在见这几人之前,十六先宣了宝玉进宫。

外头,只要是个人都知道,荣国府这是要起来了,或者说,现如今得了一等将军爵位的荣国府二房是要鸡犬升天了。

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陛下对贾瑛信任有加,听闻从前在江苏的时候,陛下就对任何关于贾瑛的风言风语充耳不闻,甚至还下令抓捕“中伤朝廷官员者”,予以重罚。

如今距离登基大典没几天了,陛下特意传贾瑛进宫,用意颇深。

一时间,羡慕的人有之、嫉妒的人有之。

十六如今还没有搬入乾清宫,这也是他某些方面的小执拗,别人或许会觉得这是新帝在装相,可是宝玉知道,十六是真的想叫老皇帝存在的痕迹在乾清宫再保持一阵子的。

请安之后,宝玉开口:“陛下,寻臣过来有何事?”

十六楞了一愣,然后看到旁边伺候的平安、初一、初二,以及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太监、宫女大约七八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