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1 / 4)

昨个儿觉得贾瑛答题比别人快那么多, 定然是胡乱书写的礼部尚书已经在昨日阅卷后被啪啪啪打脸了——因为他推崇不已的那一篇不骄不躁、不失棱角的策论在揭开糊名处之后,赫然写着答卷人是贾瑛。

不只是他欣赏,就连兵部老阴都看好那篇策论。

要知道,平时礼部和兵部就是怎么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难得在这时候观感一致。

今日紫光阁再见内少年郎脱颖而出、英姿飒爽,老尚书摒除偏见之后,不得不在心中感慨:果然是个钟灵毓秀的人物!

正所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礼部尚书只晓得贾瑛出众, 却不如兵部尚书那样吃惊:呵!这好小子, 这一把子力气非同凡人啊, 当初那个铜球说不得他就能徒手拉开!

更有现场的禁卫军,有一些是那一夜近距离,见过贾瑛大显神威的, 有一些则是时候听说的,不论怎样,夜里看得终究没有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来的清楚。

这可是三石弓!

这可是五百斤的石蒂子!

排在宝玉身后的吴钰终于知道了自家大哥说起贾瑛此人之时, 为何脸色如此复杂了。

这岂止是有两下子而已?

一轮五十四人试遍, 贾瑛是毋庸置疑的射勇头名。

历科一甲武进士, 均从能开十二力强弓的中式武举中挑取, 本届中, 除了宝玉之外,就是原先盘口的大热门吴钰的成绩称得上优异,也拉开了二石弓。

相比之下, 位列第三的考生就逊色多了,第四第五位的差距和他不太大。

试毕,由考官初排名次,兵部将武贡士名单进呈,再由皇帝亲定甲第,交读卷官填榜。

此时的考生们在偏殿小憩,有内侍送来帕子、面盆和清水,以供众人梳洗,毕竟现在天气已经热起来了,方才考试之后,不少考生都是汗流浃背的,待会儿面圣听封,务必要仪容整洁才是。

吴钰走到宝玉身边:“上届我哥也参加了武举,家里人的意思是,叫我再压三年再参加武举。我本以为这次恩科十拿九稳了呢,没想到还是我技不如人啊。”

吴钰说起家里叫他稳三年的事儿,十分之坦然,不知道是觉得让一让哥哥理所当然还是天生就是线条粗。

宝玉总不能说:是啊,吃了大力丸,我就是这么牛叉……只能矜持地说:“蒙陛下不弃而已,吴兄也是真勇猛。”

毕竟这是在紫禁城内、太和殿中,不是寒暄的好地方,故而吴钰也就是趁着擦脸的时候小声与宝玉说了几句话,就站回了自己的位子。

太和殿内,老皇帝翻着呈上来的排名,头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贾瑛。

盖是因为那贾瑛的策论和弓马等等全部都是上上等,无可挑剔。

十六在一旁着急上火呢,虽然他昨夜也知道了宝玉策论的成绩,今天也看到了宝玉的表现,但是不免有些担心,因为直觉告诉他:父皇并不是很喜欢宝玉。

不过转瞬想到父皇不是那种因私废公的人,十六想着宝玉若不是状元,朝臣们那里也说不过去……吧?

而老皇帝,心中自有计较一番。

少顷,终于是宣众考生觐见。

太初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在太和殿内、传胪大典上,年仅十七岁的贾瑛被钦点为本届武进士一甲第一名。

是为本朝最年轻的武状元,也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

御赐黄金铠甲一套,封正三品参将,令其掌东宫五府三卫,共计五千余人。从今个儿起,宝玉就是手底下有五千多人的武将了,实职。

吴钰则被点为武榜眼,封从四品郎中将,统东宫五府中的勋一府。

另武探花空缺——第三名的成绩实在和前头两位相差有点大,故而就被皇帝点去了二甲头名。

赐二甲十人武进士出身,赐三甲四十二人同武进士出身,武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