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1 / 4)

汪狗儿、汪狗蛋和汪壮三人赶来淮安求见贾大人, 历经一番盘问、通传之后,终于从角门进了吴郡王府,在小厮的带领下,到了贾大人的院子。

这一路, 雕梁画栋他们都是没心思看,只是带着各自的盘算来的。

宝玉正在琢磨改进焰火的方法——没错,在解释无数遍信号弹不是信号蛋之后, 终于大家还是更加接受焰火这个名字,毕竟是形象多了。

宝玉看着眼前的三人:“你们要从军?”

汪狗儿和汪狗蛋的阿奶在月中的时候死于倭寇之手宝玉倒是有所听闻的, 那汪壮又是怎么回事?需知,在汪家村, 汪壮家里头日子还挺红火, 才年初从养殖区领了海蛎子苗,有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怎么……

汪狗儿和汪狗蛋点点头, 汪狗蛋很不好意思地说:“去年和贾大人签了契的, 如今我们兄弟却是实在不能够在养殖区有始有终了,参军之后的饷银我俩会攒一人的下来,补足剩下的年限, 好叫我阿奶知道, 她两个大孙子不是没担当的人。”

这俩从前坑蒙拐骗兄弟搭档一贯都是汪狗蛋拿主意的, 想来说这番话之前,两人也沟通过了,汪狗儿听后只是不停地点头表示这也是自己的意思。

钱倒是其次的, 宝玉也不在乎那几个小钱,但是汪狗儿汪狗蛋有这样的态度,就足以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了。

“你们三个已经想好了?从军不是两个字这么简单,入了军户,以后想出来,就不是容易的事儿了。”宝玉语重心长地说,虽然按他从前的观点,士农工商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也会在如今规矩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所谓的下等人一些体面和尊重,但是不可否认,一人之力完全不能喝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相抗衡,不然自己也不会是下意识地就选择了‘不逾矩’作为尺度,而不敢去做一个反抗封建制度的圣斗士。

汪家村三人,是花了好十来天想这事儿的,但是要说想清楚,却也并不完全是,更多的是因为一腔愤懑无处发泄,想着要报仇。

报仇要找谁?自然是倭寇;

怎么报仇?杀倭寇报仇;

如何才能杀倭寇?从军吧。

就是这么耿直的念头,乡下人哪里晓得什么军户不军户的,我朝这才第一任皇帝呢,前朝也没听说军户这回事啊。

于是宝玉给他们细细讲了,我朝的军户为世袭制度,每个军户的在卫军士,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被称为正丁。正丁子弟为次丁或余丁,正丁死亡,要由该军尸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则要由同族人递补。

汪家村三人一听就傻眼了:这,这,这,感情自己要去从军了,还不是自己一家一户的事儿。万一死了,儿子顶上;儿子死了,孙子顶上;一户男丁都死绝了,就得同族顶上?

【这不是坑人么?这这这,幸好今日先来贾大人处知会了一声,不然回头叔祖恐怕得把我们三家人除族了吧?】

此三人皆是不由自主地摸了摸额头上的虚汗。

宝玉虽不知汪壮是怎样的遭遇,大致也猜到,就是他家中也有人命丧倭寇之手了,他看着三个成年男人可怜巴巴地瞧着自己,叹了一口气:“罢了,因先前倭寇两次在汪家村附近登岸,倒是现在还没招足了自卫队的名额,你们三人若是真有心,就去那里报个名吧。以后未尝也没有斩杀倭寇的机会。至于军户的事儿,还是回头和耆老商量着来为好。”

后半句说的可是委婉,总归耆老应该知道军户制度。

果然不出小半天,汪小鱼就赶来了——耆老听说汪狗儿等三人想要从军,忙不迭叫人去拦,没在六垛乡的驻地找到他们仨,回头一打听:哦,这三人居然还算有脑子,先去找贾大人了。幸好,幸好!

最后,他们三人跟着汪小虾回去了,被耆老训斥得抬不起头暂且不说,末了,汪狗儿和汪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