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1 / 5)

众皇室子弟等着皇上指婚赐个媳妇儿, 不过也晓得, 这一回众人都不是重头——因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也到了娶妻的年纪啦, 皇帝毕竟是要给亲儿子先挑走好的闺秀的。这么看看, 这一届的秀女可真是有福气啊,至少比上一届好多了, 上一届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太孙正妻,这还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皇后娘家山阴胡氏出的。

这一届里头,巴拉着手指头数一数:皇后娘娘的娘家已经没有合适的适龄秀女啦。太子妃娘娘?曹家已经出了一个太子妃了, 想必皇上也不会在指一个皇子妃从曹家出来——那简直是大破天的荣宠了好吗?

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的爵位早先礼部便已经拟好了, 都是郡王,不过在挑选封地的时候朝臣们扯了好一会儿的皮。

这便要说起来, 当今皇帝有序齿的皇子十六个:

大皇子便是太子;

二皇子乃是贤妃所出,封地淮南;

三皇子(殁)是许贵妃所出;

四皇子生母荣妃, 封地淮北:

五皇子生母德妃,封地晋南;

六皇子是宜妃所出,封地晋北;

七皇子生母许贵妃,封地齐;

八皇子是惠妃(殁)所出,封地陕北;

九皇子生母宁嫔(殁),封地粤北;

十皇子(殁)

十一皇子生母林贵人, 封地粤南;

十二皇子(殁)

十三皇子(殁)

十四皇子生母秦贵人, 封地闽南;

十五皇子与十六皇子尚未有封地。

这么看起来, 皇帝后宫的水也是颇深:前期生子的都是份位较高的妃子,并且皇子的成活率都挺高,中间开始, 倒是有一些妃嫔因病或生子难关没了,后期皇子夭折率颇高,直到十六皇子出生之后,宫中再无添丁——当然,也许是与今上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从前也有关系吧。

皇子们除太子外,全册封为郡王,封号也是简单粗暴,以封地在淮南的二皇子为例,便是淮南郡王。

此间有两个人不得不提,第一个便是七皇子齐郡王,他曾在而立之年办了一场科考舞弊案,很受皇帝嘉奖,破格从齐南郡王升为齐郡王,执掌整个齐鲁之地。第二个便是六皇子,宜妃以六皇子体弱为名,恳请皇帝允许之不就藩——这也确是实情,老六从小就病歪歪,几次险是要去了,又熬了下来。于是六皇子便是唯一一个没去封地的郡王,晋北一地封邑年年送来京城。众人同情六皇子手无实权又管不着封地,空有晋北郡王的头衔。但是六皇子觉得自己这样也挺好,再过二十年,且看谁可怜谁好了。

…………………………

说起来,当今陛下也可以算是高产了,竟是将三分一的国土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这可真是……

当初年满七岁,终于从荣国府后院搬到前院,进入族学并开始听大哥哥讲起朝堂上的事儿之后,宝玉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如今朝堂的形式,活脱脱就是明朝初年的翻版呀,不不,其混乱程度远胜过明初,那时候的藩王也没这么十好几个……虽然老皇帝出生世家,比草根皇帝朱元璋要念旧仁慈得多,当初打天下的兄弟大多是有个善终的。但是这样的封王封地制度,早晚是乱国的根源!

这一点也不难想象:现在,执政的是亲爹,看哪个儿子都差不多,总想着嫡长子要继承家业富有全国了,其余的儿子们也不能到后代就落魄了吧?所以封!可是等到太子继位之后呢?自己的一众兄弟把一个国家分去一小半(如今上这样高产的皇帝儿子多,还把疆土分走了多半),那么轮到新帝的儿子该封去哪儿?新地的兄弟执掌一地,经营多年,分明就是国中之国了。长此以往,国不生乱,才怪!

宝玉对今上这样的举措是完全不能苟同的,然而这个架空的世界(谢天谢地直男宝玉还知道架空这个词),也没人知道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